梅起爻断

梅花与六爻的源头都来自于《周易》一书,二者虽断法不同,但是却可以说同根同源。当前术数研习圈中,不少学习者会采用梅花灵活多变的起卦方式,再以六爻的干支纳甲、六亲配属之法解析卦象,这种操作模式被俗称为“互穿”。

这篇笔记主要围绕“互穿”模式的可行性与使用限制展开探讨。

一、是否可行

首先说结论,这一操作模式是可行的。

术数体系内的“互穿”并非现代产物,古人早已探索数术间的融合嵌套,且不限于梅花与六爻。以三式之学中的奇门遁甲与大六壬为例,古籍《奇门精粹》中便有“遁甲穿壬”的记载;而六爻经典《易隐》更将紫微十二宫体系与六爻占断糅合,可见跨数术融合是传统术数发展的重要思路。

而关于“梅花起卦,六爻来断”,同样也非现代人首创,在明代的六爻古籍《断易天机》中已有明确记载。

其一,书中“字画拆卦数”之法,与《梅花易数》的“一字占”原理几乎完全一致,其载:

《周易》卦数:乾一,兑二,离三,震四,巽五,坎六,艮七,坤八。起卦以八除之,皆不拘数目多少,如不满八,即以作卦;如一八除不尽,再除,二八,三八,直除尽八数,以零作卦。如得八数整,即是坤卦也,更不必除。
起爻以六除之,谓用重卦,总数以六除之,以零作(动)爻,如不满六止用此数为(动)爻,不必再除。如满六数之外,则以六除之,以零数为(动)爻;如一六除不尽,再除,二六,三六,直除尽六数,以零为(动)爻。

其二,书中“潜虚章”的起卦逻辑,与《梅花易数》“后天端法”高度契合,其诗云:

坐方立物皆成卦,看其爻发在用时。
潜虚本逐心生起,自然神悟泄天机。

诗后注解进一步说明:

凡坐方立物,飞禽走兽,云雨风雷,金石丝竹,皆可成卦。且如鸦从西方来便为坤卦,看何时辰,如子午用初爻,丑未二爻,寅申三爻,卯酉四爻,辰戌五爻,巳亥六爻,以别内外,自然知吉凶之理。一字一物,皆可成卦。字数画物,取五行消息。

二、使用限制

尽管梅花起卦可用于六爻断卦,但该模式存在显著弊端,需严格限定使用场景。

《梅花易数》的起卦方式,有且仅有一爻发动,只会呈现出384种变化;传统六爻起卦可呈现出静卦、一爻动至六爻全动等多种情形,共有4096种变化。若长期以梅花方式起卦,六爻占断中的返吟、伏吟、三合局等核心理论将无从施用,这些理论是解读卦象深层信息的关键,缺失后会导致卦象承载的信息维度大幅缩减,无异于自断六爻的“一臂”。

因此,“互穿”模式仅适用于紧急场景。当自身或问卜者遭遇紧急事务,手边无铜钱、太极丸等工具以助静心起卦时,可临时用梅花易数起卦;而日常占问需遵循传统仪轨,以铜钱或太极丸起卦,方能完整发挥六爻体系的占断优势。